《2019.0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填空题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一章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1-4)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行政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1-8)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1-6)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江南大学,大作业,急需。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主干课程:知识产权法学、国际私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总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商法概论等。 毕业去向:法学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主要集中在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相关法律工作。
法律文秘专升本的公共课考试科目主要包括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试题类型举例答案
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论述题 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一样,也是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是从民事诉讼法中脱胎而来的。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其管理机关为教育局,学校本身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
第一章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1-4)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行政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1-8)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1-6)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参考答案: 市公安局的复议裁决属于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因为市公安局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且对定性产生影响。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A. 国家权力机关C. 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 关于公务身份的公务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公务机关的名义从事活动B. 享有行政职权,需要承担行政职责)。
电大行管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题库
1、电大行管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试题库单项选择题1.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A.上级行政机关和下级行政机关B.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C.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D.部级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2.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8 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9 (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10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11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
3、可以参考,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四)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五)品行良好。
4、学习需要两年的时间。考试科目: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1)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教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行政领导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概论、城市管理学。



第一章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1-4)行政法律事实可分为行政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1-8)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1-6)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