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全诗解释 一、诗句解释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这一句用孩童的视角,将月亮比作白玉盘,生动地描绘出月亮在孩童眼中的皎洁与圆润,仿佛那是一个可以拿在手中玩耍的宝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又怀疑它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青云之上。这里通过“疑”字,表现出孩童对月亮的好奇与想象,把月亮从地上的白玉盘想象成了天上瑶台的镜子,仿佛它有着神奇的魔力,能飞到高高的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传说中月宫里的仙人垂下两只脚,月中的桂树多么繁茂。这一句赋予了月亮神话的色彩,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月宫中仙人的身影,以及那棵郁郁葱葱的桂树,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氛围。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捣药已经制成,不知道它是给谁吃的呢?这里以白兔捣药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月亮的神秘和寂静,让人们不禁思考,这捣成的仙药究竟是为了谁而准备。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把月亮的圆影啃食了,皎洁的月亮在夜晚变得残缺不全。“蟾蜍蚀月”是古代的一种传说,这里用蟾蜍来比喻月亮被侵蚀的情景,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化。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后羿曾经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天地人间变得清澈安宁。这一句通过后羿射日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月亮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它的阴晴圆缺往往与世间的兴衰相伴。 二、意境描绘 整首诗的意境宛如一幅梦幻般的画卷。从最初把月亮当作白玉盘的天真,到怀疑它是瑶台镜的好奇,再到看到月宫中仙人、白兔、蟾蜍等神话元素的神秘,最后想到后羿射日的壮丽,意境层层递进,仿佛带领我们穿越了时空,领略了古代人们对月亮的独特想象和情感。诗中的月亮时而皎洁明亮,时而残缺不全,就像人生的起伏一样,既有美好的时刻,也有不如意的瞬间。那月宫中的仙境,更是让人心生向往,仿佛那是一个纯净而美好的世界,与现实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首诗的意境中,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让我们对月亮这一永恒的天体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一、艺术特色 《古朗月行》在艺术上极具特色。其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从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到想象它是瑶台镜,再到描绘月宫中的仙人、白兔、蟾蜍等,将月亮这一平凡的天体赋予了神奇的色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代神话的魅力。其二,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却又不失生动形象。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句,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描绘出了孩童眼中月亮的模样,让人印象深刻。其三,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这种韵律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其四,诗歌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诗歌既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有现实主义的底蕴,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 二、情感表达 这首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孩童对月亮的天真好奇,到对月宫中神秘景象的向往,再到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起伏、世事变化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心灵世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