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升华和凝华
汽态变成固态:凝华 凝华:指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如霜(水蒸汽直接凝华为固态)、白炽灯的灯泡变黑(钨丝先高温下升华再凝华形成的)等。凝固:是液态变以固态。如水结冰 汽化:液态直接变为汽态。如水变成水蒸汽。有蒸发与沸腾两各现象。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汽态。像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干,就是升华所致。
凝华现象包括: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直接凝华成冰晶;雪是由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极冷气流迅速凝华成冰晶形成的降水;雾凇是在树枝或草叶上形成的冰晶,是水蒸气在冷凝核上直接凝华的结果。
升华是指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例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直接变成气体就是升华过程。凝华则是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释放热量。例如,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时会凝华为霜或雪。以上这些物态变化都是围绕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换展开的。
“升华”现象的例子:(1)固态的碘受热直接变成碘蒸气的过程是升华。(2)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升华。(3)冰受热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4)灯泡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灯丝(钨)受热而升华,气体碰到玻璃,遇冷凝华。(5)干冰受热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有:冬天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灯丝因升华而变细;固态碘加热后直接变成碘蒸气;干冰在常温下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等。 凝华:气态物质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这同样是一个吸热过程,且没有液态的中间阶段。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22页动手动脑第4题答案是什么
解:(1)S=1318km,t=4小时55分=59h/12 v=S/t=1318km/(59h/12)=268km/h。(2)S1=406km,t=1小时32分=23h/15 v1=S1/t1=406km/(23h/15)=265km/h。
答案: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皆有,相比之下,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有多深?答案:3062m 学过声现象这一章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像,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
从微观模型考虑,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可采用如下列表比较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含答案)
〖YĪ〗、___米。答案:(1) 7(2) 5×10^-4(3) 1×10^3;1×10^-3(4) 200(5) 5×10^-3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 ;物理课本的宽约为18___ 。答案:kg;cm。
〖ÈR〗、长度常见的单位有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国际单位是米(m)。
〖SĀN〗、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1)一支钢笔的长度是:0.13分米;(2)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3)一根头发的直径是:70微米;(4)一本书的厚度是:15毫米。下表是某班同学在正常情况下测得的脉搏1分钟跳动的次数。
〖SÌ〗、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题来深入理解长度单位换算。选择题 长度最长的是:A.120μm B.2cm C.2×10nm D.2×10mm。
〖WǓ〗、×10^(-7) 分米等于 5×10^(-11) 千米。1/4 小时等于 900 秒。长度单位换算计算题:2×10^-3 千米等于( )米。40 米等于( )千米。6 分米等于( )米。300 厘米等于( )米。7 毫米等于( )厘米。8×10^9 纳米等于( )米。答案:2;0.04;0.6;3;0.7;8。
八年级上册物理20道题及答案
〖YĪ〗、参考答案 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罩相当于一些小棱镜:灯泡发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后形成近似平行光向前射去.通过灯罩上的这些小棱镜折射后分散到需要的各个方向上,便光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路边的景物及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可以增加玻瑞罩的机械强度.使其更坚实。
〖ÈR〗、此图示意声波的传播,非直接习题答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典型习题:温度 答案示例: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气体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SĀN〗、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秋学期初二物理期终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
〖SÌ〗、、有一和水平面成30度的光线,先要它垂直射入井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注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2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WǓ〗、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题来深入理解长度单位换算。选择题 长度最长的是:A.120μm B.2cm C.2×10nm D.2×10mm。
【初中物理】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YĪ〗、答案示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特性 答案示例: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和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ÈR〗、章节一:运动和力。本章强调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关系。答案中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力的作用分析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章节二:声现象。解答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通过实例解析了声波的特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章节三:光学。
〖SĀN〗、选择题 长度最长的是:A.120μm B.2cm C.2×10nm D.2×10mm。答案:B. 正确的表达方式是:A.2m=2×100=720cm B.2m=2m×100=720cm C.2m=2×100cm=720cm D.2m=2m×100cm=720cm。
〖SÌ〗、s=vt=340m/sX5s=510m s1=s/2=255m 慢,快,温度 http://wenwen.soso.com/z/q21801684htm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21801684htm北京到上海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穿的这么远,那么从北京传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课本习题要自主完成哦。
求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物理课后练习答案
〖YĪ〗、答案示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特性 答案示例: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和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ÈR〗、最佳答案 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 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3.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SĀN〗、章节一:运动和力。本章强调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关系。答案中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力的作用分析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章节二:声现象。解答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通过实例解析了声波的特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章节三:光学。
〖SÌ〗、参考答案: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果按照这个规定,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就越快;而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则物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汽态变成固态:凝华 凝华:指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如霜(水蒸汽直接凝华为固态)、白炽灯的灯泡变黑(钨丝先高温下升华再凝华形成的)等。凝固:是液态变以固态。如水结冰 汽化:液态直接变为汽态。如水变成水蒸汽。有蒸发与沸腾两各现象。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汽态。像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干,就是升华所致。凝华现